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星云法师  2010/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长乐先生:禅宗有首偈语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本来是写顿悟的感受的,但是在普通人看来,这也是得到功名、财富的人,一夜之间的转变。的确,在当前这个新经济时代,十年寒窗一夜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这个让普通人看来那么美好,那么值得追求的功名和财富,在大师您看来,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星云大师:事实上,凡事有因有果,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即使中奖了,发财梦实现了,也要有福报才能消受。我们希求财富,但财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现在的社会流行“乐透”彩券,不少人都希望自己能奇迹似的中了“乐透”,一夕致富。其实,“乐透”的背后不一定都是好的,一种彩券的发行,并非“几家欢乐几家愁”,而是“少数欢喜多家愁”。即使真正中奖了,也难免会担心税金多缴,害怕邻居觊觎,唯恐“不乐透”的人来找麻烦。所以“乐透生悲”是必然的结果。

话说有一个乞丐,省吃俭用后买来一张奖券,结果居然幸运地中了特奖。他欣喜之余把奖券塞在平时片刻不离手的一根拐棍里。一日走过一条大江,想到一旦领了奖金,就可以永远摆脱贫穷,再也用不着这根拐棍了,于是随手把拐棍往江心一丢。回到家,忽然想起,奖券还在拐棍上,一场发财梦正好应验了“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谚语。所以,想要收获,先要播种,想要发财,还是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佛陀终其一生,就是要对我们讲清这样一个道理:人间本来可以是天堂,可以享受美满长乐的生活,由于人们总是心系得失,不能抛弃你、我的分别,总是太喜欢自作聪明,所以总也不能拨云见日,明心见性,结果这个世界就一直鱼龙混杂,难成正果。

一个人如果内心成天装满了阴谋、贪欲和愚痴,那即使他满身名牌,坐拥万顷,重权在握,又能得到谁的真心爱戴和尊重呢。一个慈悲而公正的人,即使他衣着简单,也不会减少别人对他的倾慕;因为内在的美,德行的美,是可以直抵人心的,这样的美就如空谷幽兰,自然高贵。所以,我们内心的净化才是最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为我们赢得尊重,还可以护佑我们脱离困厄,转危为安。

长乐先生:吃饭使我们有足够的能量,喝汤可以调养我们的气脉,睡觉可以恢复我们的精神,运动使我们的肌肉更健壮。但是,现实中常常会为了吃饭追求口味而忽视了营养的合理搭配;为了达到什么标准而练习过度损伤身体;高科技的发明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但又会有人把高科技产品当作满足自己非法欲望的暗器装备。

星云大师:这就是本末倒置,所以凡事要务本,不能以轻为重,以重为轻,做人处世也是一样的道理。

长乐先生:从追逐立足之地,到追逐财富,追逐权势,这样仿佛具有惯性的徒劳过程几乎要伴随一生。即使明白了一些道理的人,也未必能真正做到“放下”。

星云大师:关键在于放下什么,怎么放下。选择哪些是要放下的,哪些是要坚守的。光是提起,太多的拖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所以,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对于功名富贵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贵里耗费;对于悲欢离合放不下,生命就在悲欢离合里挣扎;对于金钱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放不下,生命就在金钱、名位、人情里打滚;甚至对是非放不下,对得失放不下,对善恶放不下,生命就在是非、善恶、得失里面,不得安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修行是享受,不是负担》

对这世间的天地万物,要先学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

不要轻慢愚人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

有教养的人的十大特征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

亲自去咀嚼

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向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够学会老师所...

【推荐】为何越修行习气却越严重

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 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

星云大师《尊重异己》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有两个以上,就不会有绝对相同...

星云大师《四种忍》

人间最大的力量不是枪炮、子弹,不是拳头、武力,人间...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让外境成为自身成长的力量

我们一个人出生在这世间,生活周遭一定有很多的人、很...

【推荐】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少年时期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每次出差,到了酒店只开普通房。侍者...

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在禅宗里有一则公案:当初,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

【佛教词典】唯心回转善成门

(术语)华严宗所立十玄门之第九。谓唯如来藏之一心,...

【佛教词典】到彼岸

梵语波罗蜜多的义译,谓越过生死的大海而到达涅槃的彼...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念佛把恶业的种子给它激活了

当我们业障很重的时候,我们念这句名号,会感觉到忏悔...

佛陀讲出例证来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

佛陀讲出一个实际的例证,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阿...

用科学观点看佛教

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

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

印光大师家教观之浅探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举...

如何去报佛恩?

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

《无量寿经》之衣食自然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

妙莲老和尚:念佛就是消业障

念佛就是消业障。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一位菩萨深惧自己...

要聪明多食素,素食者智商高

食素已在世界各地流行,有些人是从健康的角度选择食素...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杀生戒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

知足的人是最快乐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