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此行能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方海权  2017/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此行能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佛法与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讲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因而佛法成为究竟法门。

一个人如果心存慈善,在外相才露慈悲之相。人若自私自利,即为下堕三恶道。人若利益他人多者,即上升三善道。人若没有了自利心,纯为利众生,那就成为菩萨了。

有一个女人,对另外一个女人不是很好。因为另一个女人性格为人并不是很优秀。所以这位女人有点排斥她。

过了不之久,女人家中因为有一件事情,有求于被其讨厌的女人。这时,来了一个大转弯。立刻对另一位女人热烫温言,关怀备至,说起话来温存有礼。跟原来的极力排斥,没事找茬判若二人。

这女人在私利面前,显得有宽容心了。为什么不能在没求于另一女人时,也能温情对待呢。若能那样,至少去除一点点瞋恨心,也会成为一个有胸怀的好人。

只有一颗宽容的心,爱惜众生的心,柔软的心,忍辱的心,才能证得宽厚优雅的容貌。

不自私,不自利,不贪欲,不起歹毒心,于诸众生,视如自己。佛在《大般涅槃经》说: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

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

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此行才能使我等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方海权文章列表

不论做事或修行,四心不可缺少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儿要画画,问我画什么。其时正在看书的我抬头...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

让青少年超越烦恼

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

有受菩萨戒跟没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

为什么业障重的人口味比较重

人很多时候,会受到业障牵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

【佛教词典】离作法

梵语 vyatireka。因明用语。“合作法”之对称。又作离...

【佛教词典】意性化身

(杂语)意生化身之误。...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每日积阴德的方法

怎样积阴德?人生要得幸福善报,就一定要积德行善;善...

老牛闻经转胎为人

过去某地有一大寺院,寺里有一部大藏经,龙藏的字很大...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

净土问题回答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

「不幸」的故事

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

《悲华经》中记载的观音菩萨本愿

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不可轻视外貌苦恼的修行人

云居山近代也有这种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宽定...

世间有两个字始终无人知道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说,想出家当和尚,其实很早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