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净界法师  2019/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问: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也讲人临命终时,如果有人为他念一声佛号的话,他起码是不堕恶道。这个时候我不知道念佛机是不是也起同样作用?假如说我在院子里每天都放念佛机,有众生往生的时候,他是不是能受到这个功德受用?

净界法师答:听到一句佛号不堕恶道,但是他要闻持,要受持。我想我们现在听过《佛法概要》,诸法的缘起,一定要从内心安立。

如果你念佛号的时候,他甚至于没有听到,也可能他耳根已经败坏,因为我们在临终的时候诸根败坏,理论上耳根会最后走,但是也有例外。

那么你到一个现场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呼吸了,那他到底耳根在不在你也不知道,对不对?当然我们放佛号没有坏处,但是对他有没有好处,难讲!第一个,他是不是相应?第二个,他跟佛号接触的时候,是不是有信仰?这个很重要!

他是不是相信这个音声是一种功德相?因为信仰是双手,没有信仰你就不能取宝。

如果对阿弥陀佛的佛号你认为它只是一个音声,结果就是——它果然是一个音声,因为他没有信仰。所以他这个会入宝山而空手回的,佛号在他的心中转一次的时候,不一定会留下珍宝,不一定,如果他没有信仰的话,他没办法去取宝。

所以唯识学说信就是双手,这个牵涉到他本身对阿弥陀佛佛号的信仰、他的皈依。如果他完全不相信,那就有限了,那救拔就有限了。

因为珍宝在他的心中转一次,他没有双手就没办法取宝了。

所以你敢说他听到佛号,他没有信仰能够不堕恶道吗?不能这样讲。你要这样子成立的话,那佛法的因缘观要重新建立了,那就不是一切唯心造了,就是有一种外在的力量能够主导你了,那是他生的、上帝的思想。

佛教的因缘观一定从内心发作的,谁对你来说都是助缘,你的心只要不相应,这个东西对你等于没有。

佛教的因缘观跟外道的因缘观最大的差别,就是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所以才能够缘起。

一念心动,你念头一动,就是一个缘起;你念头不动,就没有缘起了。所以他心中跟佛号不相应,不相应是什么?最基本的相应是信仰;第二个就是愿力;第三个就是观照。他相应有浅到深的一种相应,如果你连信仰都没有,这个佛号对你今生几乎没有帮助,绝缘。因为你心中没有建立一种力量,你怎么去改变缘起?

所以,诸位你要知道,心力带动佛力,不是佛力带动心力。如果你认为佛力可以带动你,那你这个是外道思想、他力的思想。

如果佛陀可以带动我们的心力,那应该每一句佛号进入了心中,结果都一样,因为是佛陀决定的,对不对?那就不应该有些人念佛有往生,有些人不往生了。如果佛陀可以主导的话,是不是?所以这个不能成立。

所以是我们在主导佛号,你有多少准备,佛陀给你多少功德,这才合乎缘起。这个很重要!感应道交不能向外追求,“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是有条件的感应。你准备好了多少,佛陀给你多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理解极乐世界的方位

释迦牟尼佛说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但是你不要执著...

知识份子来学佛有帮助吗

问: 知识份子走近善知识、走进佛法有什么帮助吗? 慧...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

【推荐】修无分别智要从哪里着手

问: 师父慈悲,听您上课时曾经说过,有一母亲他有两...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

问: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佛弟子应该如何行善? 慧律法...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

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往生机缘

阿弥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测度、超情离见,具有很多不可思...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一切唯心乎

云何是心?曰十法界是。云何是十法界?曰地狱,鬼,畜...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诵《金刚经》要把握三个「观」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佛教词典】旧受

【旧受】 p1390 瑜伽七十卷五页云:旧受者:饥所起。旧...

【佛教词典】异熟

(术语)旧译果报,新译异熟。依过去之善恶而得之果报...

勿让「慢心」成为彼此的负担

人几乎都有自负、自满的心,佛教称之为慢心,也就是自...

拿金斧头的观音菩萨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啰那啰」,这句的意思是观世音...

圣严法师《悟的定义》

悟的意思,就是本来不知道的,突然间知道了;但是佛教...

【佛学漫画】是什么让轻视念佛的律宗祖师改修净业

大师又讲到自己发忏悔心、改往修来的想法。他思维:以...

古大德持诵《阿弥陀经》的感应

天乐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诵《阿弥陀经》...

不做别人嘴巴的奴隶

有一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

长与幼

据《十诵律》记载,佛陀在讲敬僧时,提到自己过去世的...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现在不造恶业,则当来不受苦报

世间一切事皆可众志成城,自然所作皆办。众志者,即大...

真正的吉祥物不须远求

一位慈济志工赠予珍贵的奇楠香木块与奇楠念珠,希望能...

祈祷有用吗

伽弥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