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

净界法师  2020/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

《楞严经》的法门,就是一个“转”,转因缘之法而回到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个“转”字是很重要。你看我们大乘佛法,有人说修学大乘佛法很像打太极拳,它就是把你的力量转到外面的力量去,就是一个“转”字。

古德说调心之道犹如调水。你看大禹治水,水力量那么大,你要去抗拒它你就完了。你说我的烦恼很重,我用佛号跟你拼了,最后两败俱伤。你怎么拼得过它呢?它是无始劫累积来的能量,你这个佛号才念了两三年,它是你的熟境界,你佛号是生疏境界,你用佛号来抵抗它,你怎么是它的对手呢?就像黄河泛滥的时候,你做堤塘,再大的堤塘,全部被冲坏。不能抗拒的。

烦恼来的时候,你就是转识成智,回光返照“你从什么地方而来”。我刚刚本来没有烦恼,现在有了,一下子烦恼又没有了……那么烦恼又到哪里去?慢慢地你会体会,原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原来我的一念心性本来没有烦恼。这个很重要,达妄本空!

一个人你要进步得快,你要完全地相信你是本来没有烦恼的。你说我本来就有烦恼,那就完了。你本来就有烦恼,那你就不能改变了。

所以我们才一再强调,要站在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这是大乘佛法的思考模式。所以你现在学大乘佛法,你要去学习观世音菩萨是怎么思考问题的,这个乌刍瑟摩比丘因地是怎么思考问题的,为什么他就能够把这个烦恼超越过去。现在我们去学他们的思考模式,他们观照的方法。

我再讲一次,我们在调伏烦恼的时候,要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为什么有烦恼?只就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这个烦恼是“来无所从,去无所止”,本来就没有实体的东西。

我们忏悔业障也是这个道理。你一定要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本来是没有业障,只就是一念的妄动,因缘和合而有,我现在一念的忏悔,自然是可以消灭。所以这个烦恼障、业障,只就是一念的因缘和合的假相。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一个大乘佛法的思考模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往生

业性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一点,我看智者大师讲到忏...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人生只有两个东西

十二因缘的推动,它的核心在于我爱执。就是我们在业力...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

去除烦恼习气要下狠心

但是我们这些烦恼习气也不是一生养成的,过去无量劫来...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切字。《高峰禅要》里也常强调要...

必须走出妄想,才能够面对弥陀的光明

这段是《楞严经》,说一个人他依止妄想的过失。这个地...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羡慕那些生活富裕...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我们看癸二的 明随缘不变之体。 这个体当然是最重要的...

天底下最难的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观 天底下,我们最不能正确面对的就是是与非...

贪欲对内心世界的影响

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

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行道

我们修习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完全仰仗内心的...

【佛教词典】乌婆计设尼童子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菩萨之左第二位。乌婆者亚...

【佛教词典】四句偈

指由四句所成之偈颂。佛书所载偈颂,由四句组成者,字...

圣严法师《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何才是取财之道

中国人每逢过年,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一般的...

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为了爱

她的组织有4亿多资产,10万名义工,崇拜她的国王、总统...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

当我老了,希望儿女们不要嫌弃我

孩子,当我老了,希望做儿女的不要嫌弃我,现在需要你...

惟贤长老《修学佛法的基本纲领》

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 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

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自私

当一个人变的古怪异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时,他会视所...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故事

北东园笔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林则徐的好友,江苏巡抚...

找到成佛的因地

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以后很喜欢打坐。他刚出家,什么事...

僧璨大师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