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

净界法师  2023/04/20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

临命终的人往生,他必须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这个很重要!诸位你们知道镜子的特点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对,对“来就有,去就没有”,简单扼要,无住!

你看:你爸爸去照镜子,照完以后你妈妈去照镜子,然后你去照镜子,它随缘显现,但是它完全无住,这个很重要!你只要念头一动,这个镜子就不是镜子了。临终的人,你要用心如镜!当然你平常就要这样训练。就是说你看到事情的时候,不要马上就“仁者心动”,不要这样子,踩个刹车一下!它就是一个缘生的假相。因为你平常就喜欢动,你临终一定会动。

所以你看所有的修净土宗的人,你注意看,晚年,一定“息诸缘务”,我看到蕅益大师息诸缘务,我吓到了!蕅益大师他五十五岁跑到灵峰山去,他就没有下来了,两年后往生;印光大师晚年的时候,一路闭关,几乎没有例外。当然其他人闭关,我就没话讲,我看到蕅益大师闭关,我真的吓了一身冷汗,连他老人家都要这样做——临终息诸缘务啊。

“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所以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跟大海学习、跟镜子学习,它们的那种无住而生心的这种功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

临终十念称名,即得往生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人法圆融才能够行于中道

打七以来有不少人递了一些条子,提了一些问题,也谈了...

什么样的考验才知道临终有把握

我们在刚开始念佛的时候,我们在一念的散乱心当中,要...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 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

发心宜事理圆融

自性迷就叫众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众生,也是...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

插管维生的病人可以安乐死吗

问: 师父慈悲,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就是对那些老人家,...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

为何要把心与佛、众生两者并列

问: 请法师开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何要把心与佛、...

【佛教词典】南山

(地名)唐道宣,四分律宗之祖也,住终南山之纻麻兰若...

【佛教词典】有情

【有情】 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新译有情,指有情...

【视频】慧律法师《临终的三阶段》

慧律法师《临终的三阶段》

【视频】慧律法师《两只骡子的譬喻故事》

慧律法师《两只骡子的譬喻故事》

【视频】净界法师《宝光比丘尼的故事》

净界法师《宝光比丘尼的故事》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

佛教移民学

一、移民佛国回老家 佛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

圣严法师《人在福中不知福》

有位大少奶奶在嫁入豪门前,虽然也曾经考虑到彼此门不...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

今生遭到果报,老本是还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我们要相信因果,现在受的都是因果报应,有什么好抱怨...

在凡圣同居的世间,还有这么一种感应

我们这个世间也是凡圣同居,这世间有圣人,但我们是凡...

【推荐】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

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 本人...

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

星云大师:健康最重要

人间什么最重要?健康最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

欲望适度则为利,过度则为害

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