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印光大师  2018/1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无量无边。况身口意三业,恒以念佛利生为事乎哉。

心若唯求自利,不愿利人。所行之事虽多,而所得之功德甚少。况或再加以倾人害人之意,及自炫自矜之心。则所念之佛,所行之善,亦非全无功德。实属百千万亿分中,仅得一分半分。

而其恶念之过,亦复不少。故修行人,皆须善于发心,不止念佛人耳。

复马契西居士书二

白话:

念佛必须善于发心,心是修持的主人。心如果与四宏誓愿相合,那么念一句佛,行一件善事,功德就无量无边。何况身口意三业,恒常以念佛利生为事业呢?

心如果只求自利,不愿意利人。所做的事虽然多,而所得的功德很少。何况或者有倾轧排斥他人,伤害他人的之意,以及自我炫耀,自我矜夸之心。那么所念的佛号,所行的善事,也不是完全没有功德。实际上是百千万亿分中,仅能得到一分半分。

而恶念的罪过,也有不少。所以修行人,都必须善于发心,不止是念佛人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

念佛发起因缘第一 念佛即是修行第二 念佛最为稳当第三...

念佛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我们念佛的最大障碍,是把它想得太难了,好像生极乐世...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临终开示的技巧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

净土行人要通达净土的教理

一、印光大师劝人要通达净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

信忍、悟忍、喜忍

只要仰信佛的知见,把它转为自己的知见,我们也就大悟...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把禅的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倘若只有悟而没有证,纵然...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

【推荐】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

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

【佛教词典】相宗

法相宗的简称,在佛教的宗派中,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

【佛教词典】十力智

【十力智】 p0102 瑜伽六十九卷十页云:十力智,在如来...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明学长老92岁,而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

吃素改变对生命和世界的态度

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

佛陀示现灭度为何对众生有益

卯一、不灭有损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们中国大乘佛教,说起来佛弟子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可...

很重视眼前的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

慧律法师《爱你所做的事》

「我爱」会让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临没有选择余地的窘...

只有「无住」,才跳得出三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

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

莲池大师以十重法义别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

序文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

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思维暇满人生》。如何来思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