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达照法师:把心门关起来

达照法师  2011/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所以心是改变我们生活、命运的关键所在。要学会“关”心,不要让这颗心像开了大门、放了闸的水一样,到处流浪,四处张扬;把闸门关起来,把心门关起来,关住这颗心,不要去张扬,安安静静地去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们也关心别人。你关心,就心不乱;关心别人,就是有慈悲,人家的痛苦你能感同己受,尽量地去帮忙,帮不上我们也想要帮忙,你这个心就关到那里了,就关照我们身边的一切众生。只有学会了关心,那你以后的日子,就能够掌握开心的钥匙,因为心的开关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的。一个不懂得关心自己,不懂得观自己的心,不懂得关心别人的人,他是开心不了的,他的人生注定不可能开心。

所以打坐、打七、闭关,为什么要闭关?那个关,就是要把六尘的缘影,心猿意马,把它关住。你只要把这个野猴子关好了,调驯好了,它以后或许就为你所用。只有善法、乐法、开心的法可以用,否则,我们这颗心流浪起来关不住,烦恼起来就开心不了,这个门是死的,不是活的。心的门要是死掉了,那你的心,前进也是痛苦,退后也是痛苦;活下去也是痛苦,就是死了,更痛苦。

所以这个起心动念啊,影响我们的身心和世界。这个不是简单的一种信仰,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智慧去观察得到的。也可以看到我们身边的这么多人的示现,甚至可以通过科学的理论来得以印证。因为你生起了一个念头,自己对这个念头就有感觉;这个念头的感觉,就已经影响到你了。

所以,当你这个不好的念头、不好的举动影响到别人的时候,自己已经被影响到难以控制了。就像我们自己家里着了火,已经烧到人家那里去,自家已经烧光了。我们看到一个痛苦的人,他表现无论是多么恶劣,或者不可理喻,看到了我们千万不要简单去责怪他。因为他能够把烦恼演化到外面来,他的内心已经被烧焦了。我们只能想一切办法,不要惹他生气,然后才改变他。如果你责怪他,想死打地给他打回去,只会火上浇油,扬汤止沸。

所以每一个念头啊,只要心动起来,就造下这个业。这个业感召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苦。有了这个业,你对人生、对世界就会有感受,就会有认识。当你内心慈悲心生起来,你感受到慈悲心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我为什么不知道,我现在怎么才知道,慈悲心是这么欢喜的。可以针对一切众生,一切山河大地、有情无情,甚至自己的衣服、枕头、被子,你都可以对它生慈悲心。睡觉的时候,你就可以看着被子很慈悲,你就躺在慈悲当中,沉湎在慈悲的海洋里。一切有情无情,都可以使你身心得到最大的恢复。但是如果你从来就不发这个心,你无所谓,或者仅凭自己一点点知识,障碍了这颗心,生不起来,那就没救了,那就只能把自己关闭在三界六道当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圣印法师:受三皈依的态度

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证严法师:心中那朵清净的莲花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

不是法门有问题,是操作的心有问题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第一个,先讲什么是佛陀...

证严法师:时时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份很清净的本性,这也...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参禅会出现的三种习气障碍

你在参的时候,过去的种种习气烦恼,就会在身心中翻出...

修慈悲的机遇

行者在始觉的修习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后,所...

达照法师:改变命运的力量

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三种力量是最强大的。 第一种...

达照法师:善护因缘

你可能还没看到来生,也还没看到这个世界的成住坏空,...

【佛教词典】阿离耶莫诃僧祇尼迦耶

(流派)ārya-mahāsa?ghika-nikāya,译曰圣大众部。...

【佛教词典】乌摩妃

(天名)Umā,乌摩,译曰贪。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极深密...

合掌的十六种含义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

星云大师对「忏悔」如是说

1 向佛祖忏悔,可以灭罪 一个人身口意所造的罪业,并不...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

打坐完有这两点需要注意

前面是讲调心调息,现在看调身。 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

莲池大师不食肉的论点解析

(一)人不宜食众生肉 (人者,仁也。五谷为养,五菜为...

为何法供养功德最大

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答:...

悭贪是众苦之根本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有一位大商主子名...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

功夫来时有两个岔路

生死大事,古往今来,诸位大德为了这件事也不容易得到...

家训,一盏千年不灭的心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观念、态度等都可能会...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问: 《净土圣贤录》中的许多事例,愚夫愚妇等念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