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烦恼即菩提

宣化上人  2011/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见一切众生有生老病死四大苦,所以才发心出家修行,研究解决这四大苦的问题。我们人不知不觉之中就出现烦恼。有时现之于色,有时藏之于心,有时候,无明一动,什么也不知了。无明一作怪,就糊涂了。所以烦恼是障道的因缘,修道的绊脚石。话又说回来,不能没有烦恼,为什么?因为“烦恼即菩提”。若会用,烦恼就是菩提;若是不会用,菩提变成烦恼。譬如菩提是水,烦恼是冰,水就是冰,冰就是水,水冰同体,没有什么两样。寒时,水结成冰;热时,冰化为水。换言之,有烦恼时,水结为冰;无烦恼时,冰化为水,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再言之,有烦恼就有恼烦冰:无明;无烦恼就有菩提水:智慧。这一点,各位切记!切记!我们修道,不要修了八万大劫,这个烦恼仍然存在,天天吃烦恼而活着,若不吃烦恼,就要饿死,这真是很可怜!

我们的疾病从什么地方生出来?就是从贪嗔痴三毒所生。人若没有三毒,什么疾病也没有了。佛法中的戒定慧,就是医治贪嗔痴的特效药,有药到病除之神效,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这种境界就是没有烦恼。所谓“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妄想的心也止了,攀缘的念也绝了,这就是真富贵。简言之,不贪就是富贵。人为什么要贪?因为不知足,觉得不够,所以要贪。没有私欲就是福田,如果断尽就是真福田,各位要特别注意!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这是至理名言,当作金科玉律,一生受用不尽。

什么是烦恼?就是烦身恼心,不得自在,什么是忧?就是忧愁苦恼,闷闷不乐。什么是横?就是飞灾横祸,发生不幸。这些事情把你缠住或迫害,好像用无明锁把你锁住,用烦恼绳把你系住,又好像用块大石头把你压住,压得你喘不气来,有窒息的感觉。佛想令一切众生离开一切烦恼,得到安乐;离开一切压迫,得到解脱,才教一切众生,发大菩提心,修学佛的功德,佛的行门。故我们众生应该听受,应该相信,更应该依教奉行。

众生的烦恼心有无量无边,菩萨见我们众生颠颠倒倒,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将黑作白,将白作黑;以恶为善,以善为恶;无论如何的教化,他的习气总是不改,障碍重重。若是说出他们的毛病,他很不高兴,而设法保护自己的过错,不肯改过迁善,甚至于发大无明,生出大烦恼。菩萨生起慈慧怜悯的心,耳提面命,三令五申,教众生不要讲是非,不要生烦恼;如果不发脾气,不嫉妒障碍,便能出离苦海。人身一切是假的,不要把臭皮囊当作宝贝,处处保护它,怕它受苦。令它享福,可是它处处给你添麻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羡慕那些生活富裕...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师答...

三障未除,不可安眠

这以下分三段,别释当中分三小段,第一小段 约果报,报...

盎覆不吉虫喻

过去有三兄弟,都说自己高大健壮,某次三人一起守夜,...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

倓虚法师开示烦恼的由来

六种根本烦恼 这烦恼有多少种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宣化上人:以利益世人为己任

你们要立大志,做大事,不要想做大官,赚大钱。那是为...

宣化上人:佛门孝经泽润众生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始...

玉女献佛佛不纳,天魔证果须陀洹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

宣化上人:自性自度

徒弟迷的时候,应该师父度徒弟。迷的时候,就是没有开...

【佛教词典】无散乱心听闻正法

【无散乱心听闻正法】 p1091 瑜伽三十八卷十五页云:云...

【佛教词典】摩象喻

【摩象喻】 p1335 摄论一卷九页云:譬如众多生盲士夫,...

优秀的女人要扮演这五个角色

如何做一个女人?在《玉耶女经》中提到要做五种的女人...

诵地藏经与念佛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

圣安法师口述: 跟随虚云老和尚的日子

我俗名李荣,法号圣安,属牛。十五岁时跟随虚云和尚,...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

修修慈悲心

四大名山的菩萨各有所表:文殊菩萨表大智,普贤菩萨表...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我们注意到,这十三代祖师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从本垂...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

一位80后大学生如何成为素食者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 莲池大师 经过长时...

把厌离心彻底地提出来

原来我在佛学院讲净土课的时候,比较年轻的学生说,哎...

敬老养老是福气

《论语》有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初读此句,...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衣...

黄帝与牧童

《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