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其他法师文章(第7页)  【随机推荐】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忧道业勿忧贫

少年顷刻老还衰,须信无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万劫受轮回, 不存...

守三关与破三关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更具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念佛,将来永离生死...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

如此审慎观察,一夜就可成为贤者

慈悲伟大的佛陀,在《中阿含经》说了一则一夜贤者经,可作为我们的指导。不要...

父母都应该教育孩子记住这四句话

怎么样才能给父母亲带来光荣呢?印光祖师说,我们应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

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 是关于如何为病人说法,使他能...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问: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 能弘大和尚答: 害人的不...

法会上写牌位是不是真的能消灾免难

问: 关于挂牌位子,在开法会的时候挂往生牌位是不是真的能超度自己的历代宗...

佛舍利是结石吗

问: 最近有几位高僧大德相继圆寂,网上有很多关于佛舍利的说法,但也听有人...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士来信,知其夫人病重。...

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而不是惩罚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后,觉察到佛身体有恙。阿难尊者说:佛啊,您是天尊之...

我们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吗?

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很多居士肯定在心里面说我懂啊,...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师净土诗八首。曰欣。曰...

地狱——罪苦众生的集中营

我们知道,在六道轮回中,地狱道众生在最底层。此道众生因往昔造作极重的十恶...

女众进入寺院应遵守的礼仪

我们每次过堂都做一点学习,今天学习关于女众入寺的内容。 《南山律在家备览...

念佛平时须相续

今天的讲话题目是念佛平时须相续。再分三段来讲: 第一、初勿贪多但求相续:...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于平常处见禅境。 3、为人要真,真人成佛。 4...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念佛为必要的正行,其余...

弘一大师自述「不堪回首」的人生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学贯东西,才华横溢,堪称中...

古代禅师教化弟子的方法

古代的禅师在教化弟子时,当弟子产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时候,禅师常常以不着边...

众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园;罪福由此心,非前境过咎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有一条深刻地分析了当前一些居士、社会人士满口都是现...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

在寺院上厕所要注意哪些问题

进厕所后,须三弹指,提醒坑中啖秽鬼,及时回避,这样就不会触怒它们,彼此都...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的人,你要去伺候他,...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问: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啊? 惟贤老和尚答: ...

不重视恭敬三宝,会构成灭法的因缘

接着看第二段的申诫: 既知多过,弥须大慎。 至堂殿塔庙,如履冰临深,睹形...

观世音菩萨祝圣仪轨

观音菩萨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

赤裸裸地来到这世间,亦两手空空的离开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之者。何...

早晚课的内容合在一起念可以吗

问: 请问师父,弟子下班很晚,没有时间做晚课,把早晚课...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说的好死。 善终很难,...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同时发愿修行过,当时...

《药师经》三个经名的含义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

梦到底从哪里来呢

在说梦之前,我们先要说一下众生都具有的八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

跟无量宇宙相比,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佛为什么要和我们说这些...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一个...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蕴皆空

想要来生得聪明智慧,就要多看经、多拜佛、多打坐,没有事就把腿子盘起来,晚...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我学佛20多年了,从1993年的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是全身心地学习佛法,之...

持咒的四种功德利益

一、欢喜益: 你如果对咒语的认知,说这个咒语都是佛菩萨的圣号、鬼王的名字...

佛门不推崇算命,为何却有《达摩一掌经》传于世呢

为什么佛门不推崇算命,却有《达摩一掌经》暗传于世呢? 最近有人问起:师父...

初学佛应克服的哪些误区

现在人一般误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学佛者受到这种风尚的影响...

佛教四大名山与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凉圣地 风光独秀 五台山,又称清凉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居...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又者名实相称,因果相...

福德是承载世间富贵之根基

国庆长假,待客之余,读书、写字、坐禅、念佛。 品读《周易系辞》,有段文字...

道源法师: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 南投县埔里镇之佛光寺,为满该寺开山乐果上人生前之...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明朝奇书《菜根谭》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此书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头。如果你道理不明白,...

如何称呼出家法师的父母

问: 出家法师的父母、亲人,弟子应该怎么称呼比较好?感...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问: 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没...

一辈子修持净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么佛性是什么呢?佛就是觉悟,一切众生都有觉...

佛弟子应该学习弥勒菩萨哪些精神

众所周知,弥勒菩萨为中国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萨之一,弥勒菩萨信仰大约在宋...

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修行人

有时候前途的有无,牵涉到个人才华的高低。因此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一个修...

都说出家好,怎么个好法

佛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鸿鹄)能远飞。 白衣虽有(虽有)富贵力,不...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离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模范。公,能除私曲猥...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佛力救度是净宗不共的诠...

上殿的时候居士能敲法器吗

问: 上殿的时候居士能敲法器吗?(因为师父少忙不过来,...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受益,什么是受益呢? ...

白居易《八渐偈》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钵塔院。越明年春二月,...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问: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师答: 阿弥陀...

分毫不差因果账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是违法的。别人的东西,...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是个人的认识知见也各存...

业障和魔障有何区别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说...

受五戒后饮酒需要重新受戒吗

问: 弟子已受过五戒,但在年终的年会上不得已喝了酒,请...

别让福气迷了眼

佛经上说诸经灭尽后,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人发心念一句,即得往生...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各位同修,请跟我一起合掌,跟着我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

文殊菩萨的141愿,教我们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用诗体叙述在现实中...

弘一大师开示律学要略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赴什么传戒的道场,其缘...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自招魔

隆莲法师虽身居庙宇,但对如今社会上物欲横流的种种现象还是非常明了的。作为...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 第二要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正藏》(16册。p68...

念药师佛圣号,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要成佛度一切众生的生...

观音圣号功德无量,命终也能往生净土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云: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

仿荤素食不是肉,为什么也要少吃

作为肉类的替代品,仿荤实物似乎是素食餐厅的必备。仿荤味道很好,也不真是肉...

皮草行业的真面目:穿皮草的人通常不会去想

穿皮草的人通常不会去想,动物是因为他们所穿的大衣、衣领或皮草饰边而死的。...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问: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有一...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佛门中关于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观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要注意的是,佛门...

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

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禅法一脉传至达摩祖师,西来一句:吾本来滋土...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大戒等,是修大乘菩...

他去养老院之前,留下了这一封信

我要去养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会去养老院的。但是当生活开始不再能完全自...

说说出家人衣服上补丁的事儿

昨天公众号后台收到居士的留言,问能不能说说衣服的事。 那今天咱们就来说说...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意思是这个世界充满了诸...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大法句经》 世间上,很多人希望...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但...

身心皈依阿弥陀,从此不做轮回客

庐山东林寺2018年8月上旬闭关圆满 古德云: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

庐山东林寺昼夜经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归安养

2018年8月12日,东林寺每月一次的昼夜经行如期举行。下午3时,缁白二...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希望。如已证得一心不乱...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延一念为无量劫,促无量劫为一念

说这一部《法华经》,日月灯明佛说了多少时间呢?六十小劫。那么释迦牟尼佛在...

我为消业,抓了三副禅药

谦卑比山高比海深,无所不容。傲慢比麦芒尖比针孔细,无所不入。 出生五十多...

【推荐】《无量寿经》会集本的重要错误

某人曾经说过:「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会集本出来之后,很可惜印光大师已...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是根据《大悲心陀罗尼经》制定的,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白居易《念佛偈》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舍三万两俸银请人按《阿弥陀经》...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

净念相继如母忆子

讲几句用功的话。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这么说...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释义:走夜路的人...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 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

念佛窍诀仅一个字

宋朝的草庵禅师是一位禅宗的大德,同时也是弘扬净土的。在草庵禅师《念佛诀》...

唯有这句佛号,是应当尽心竭力的

世间的众生,正当处在急难痛苦的时候,号叫父母,呼天唤地,却不知父母人王天...

不受戒,犯了错是否就不严重

有些人听说受戒后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还要大,便不敢受戒,这种态度是...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一百多位参加庐山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莲友,在闭关中心香光殿进行出关大...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专程前来拜访佛陀。...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语言...

会性法师:赞佛偈略说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

思维地狱苦,珍惜修学缘

通过学习三恶道苦中的地狱苦,我有两点收获。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现世的快...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诵戒仪轨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 三、忏悔...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的外面写的是止语,希...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也...

照见五蕴自性本空

能观的菩萨在观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得到什么效果呢?他观的境怎么样呢...

欲识佛住处,只这语声是

打禅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这个道就悟,为什么要求道呢?别的不求,不...

曲折所带来的财富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

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许想要告诉我们: 如...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以表达。过去佛在灵山会...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去营办道场,余与复成上...

大乘佛法「大」在哪儿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就之...

邪淫念头难以降伏,该怎么样解决呢

问: 师父,在家居士粗的邪淫容易戒除,意念上的邪念难以...

佛经中说:梦见这四种相最为吉祥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中说:若人梦中见四种相者,皆是最上吉祥胜相。何等...

念佛简单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疑虑〗 念佛简单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破疑〗 1、念佛除罪远胜闻...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时我用了一个明镜和蜡...

初学者应读的几部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孝字。都是这些很孝顺的...

久修之人当警惕此「五花箭」

五花箭者、皆烦恼所摄,谓诸魔王,有神通力,由见修行人内心有烦恼故,即投之...

行善后为何家里常有不好的事情

问: 为何行善,家里却常有不好的事情,请问杀生真的会遭...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要性。净土宗第十二祖...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有的人看着别人信佛...

远离五种邪命

缘有两个,第一是远离恶缘,远离恶缘就是要远离五种邪命和五种不正见,尤其作...

最根本的世间善法

太虚法师讲过一句话:人成即佛成。说的是:我们在人世间修行,无论是世间的善...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当有病苦、无常破坏?我...

福慧具足的人,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福报代表这一生当中的经济环境,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顺利;没有福德,做任...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因缘令得振动,般若...

一人与万人敌,在今人则不行

用功的人,谓一人与万人敌。这一句话,在古人最好,在今人则不行,何以呢?古...

销售行业不免要打妄语,怎么受五戒

问: 我是销售医疗器械的,利润大,有时不免要打妄语,怎...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怎么能往生到出离三...

学佛的三不退

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己。学佛修行,不是一朝...

一转念天堂地狱就在眼前

古时候的得道高僧说: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阶前的竹影因风摇曳,...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我跟...

有哪些可行的改过方法

然人之过, 有从事上改者, 有从理上改者, 有从心上改者, 工夫不同, ...

如何才能活得坦荡

假如说,一个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没有约束自己的心念、言语和行为,...

佛法点滴之生活篇

我们每天要吃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我们在这个上面也要随顺佛法的净化因缘...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窍诀

前 言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训。在过去几百年中,...

以此三心而念,感应必至也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了之后,你精力分散了,...

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

疾病,是谁也不能幸免的,在佛法中说人生有老病死,把病列为人生的四大痛苦之...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就是行持上,也是统一的...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叫电光明。兄弟俩对医学...

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最适合我

虽然同样是学佛,但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种种宗派,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法门...

静坐与禅定

静坐一法,佛法叫坐禅,也可叫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掖,开示教他也。 (一...

学佛者应从恭敬三宝开始

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我讲几个故事给大家听...

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

在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上,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人们要认清自己...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 第一个不平等因。 第一性的...

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噶当派的祖师们一向以隐藏功德为本,他们有一句格言: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唐...

像死人一样做功夫

歇下狂心,歇即菩提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每个人的生和死,别人都替代不了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了得生死,却不是每...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无主宰的自由心;无...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避世

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

一切诸法悉皆如梦,修之何益

原文: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

钱不要来得太快,也不要来得太多

世人苦,就苦在要追求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好。我有个观点,钱不要...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心静下来

信息越来越碎片化 我最近频繁地被很多人问到一个问题。他们问:师父,怎么样...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

修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错误的身口意调整为正确...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一百零八首)

(一)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 都融妄念归真念,总摄诸根在一根...

宏海法师:心经·可以静心也

第一讲 心经之心 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现今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机会我们...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 二名能生经历...

古人的10句家风名言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家》中的一句话。 海...

念佛之现实利益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是最稳当最方便易行的法...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者身...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问: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依己意去错解佛意,不然...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

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

调和五事助参禅

参禅,是以见性契悟涅槃妙心为主,除此皆是助道之法。禅之一字,本是天竺语音...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用功就是照顾自己的话头...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初玄奘法师糅《成...

往生极乐世界九品莲位图文详解

上品上生: 往生之因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

粥有十利饶益有情

摩诃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饶益有情。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缘所转。若实达惟心惟识...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

《文昌帝君阴骘文》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中华...

宏海法师:百千万劫难遭遇

好,我们尊敬的信忍法师慈悲,我们陈会长还有我们学会,这些护法菩萨们。各位...

人生弹指有何欢

前段时间,和几个好友相约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因为相识多年,彼此间...

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的。过去祖师讲一念万年...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人不发道心,死又没有我...

【推荐】忏悔业障,必须生起这十种心

现在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对治法门。 第一要明信...

业能缚住心,心也能转变业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变。心不能转变业,就被...

与时间做赛跑,与生死做斗争

跑香也是用功,催得你飞起跑,可以调伏你的身心,但要看情况,时间不能太长,...

念佛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一门,全仗着自己的力量,所以常常有魔事。念佛却是依靠...

念佛的八种相应法和三种不相应法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切时...

一诚长老《无杂相》:大德行持 总在寻常

01、菩萨呀 虚公喜与和尚说话,见有人来时便不说了。某日和尚陪虚公到海会...

一诚长老:菩提无尽海 智慧功德藏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教育人,且不忘造福社会...

峨眉山镇山之宝通永老和尚精进念佛开示

踏实修行 精进念佛 简单介绍: 上通下永老和尚,是当今峨眉山德高望重、可...

仁清法师:文殊菩萨消业开智修持简轨

接下来是智慧文殊菩萨的修持,我们拿到资料了没有?所有的这个传承修法,都可...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 譬如世人切事系心...

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五台山

参拜大螺顶 阿弥陀佛! 各位,我们已经成功的拜上来了,每天上到这个地方的...

昙鸾大师与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有《略论安乐净...